本网讯 10月29日,校党委书记李树林主持召开“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边疆治理智能实验室”建设现场办公会。党委副书记斯钦,党委委员、副校长公茂果及相关部门、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边疆治理智能实验室”于2025年3月正式成立。实验室秉持“学科交叉融合、智能技术赋能”的建设理念,整合学校在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国家安全学、科学技术史、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云计算等前沿智能技术,聚焦五大核心研究方向开展高水平教学科研工作,精准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积极回应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李树林强调,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持续推动人工智能与民族工作、边疆治理深度融合与创新,着力打造集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于一体的高水平创新平台,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升边疆治理能力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路径。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边疆治理智能实验室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推动学校现有文科基地、研究中心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科研机构转型升级,助力学科建设提质增效,促进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突破。李树林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凝聚共识、强化协同,在资源配置、团队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实验室重点支持,确保实验室建设高标准推进、高质量落地,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服务国家战略和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新型智库和人才培养高地。
图片:韩占文 文字:刘燕荣
编辑:燕书羽 初审:刘燕荣 复审:云桦 终审:王志强